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货畅其流促发展 人便于行惠百姓

2014-01-23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阳泉市道路运输业历经60年的风雨历程,发展壮大。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运政管理由计划经济时期政企合一的"三统"管理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制化管理;道路运输市场由国营、集体两种经济性质组织形式发展为多层次、多渠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运输组织新结构。道路运输行业迅猛发展,全市建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道路运输建设日新月异,运输经济蓬勃发展,有力地带动了阳泉经济社会全面发展。60年的历史性跨越,展示了阳泉市道路运输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行业形象。
  一、踏着共和国的脚步茁壮成长
  新中国建立初期,阳泉境内有40.2公里土路勉强可以通车;道路运输市场仅有个体私营的60辆马车、20余辆客运人力车经营客货运输。
  从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49年12月,"山西省交通局运输公司阳泉客货转运栈"成立,初期货物运输处于组织民间人畜力车为主的落后状况。1950年1月,从省运输公司调入1辆日产丰田牌载重两吨的旧货车,首先"以卡代客、客货混装"试营开通阳泉到昔阳第一条班车客运线路。1953年11月,"阳泉市搬运公司"成立(翌年更名为"阳泉市运输公司")。全市建立了国营运输部门主导地位,对道路运输市场实施"三统"管理政策。1957年底,全市汽车发展到199辆(其中客车1辆)。汽车客、货运输贯通了周边各县。全行业年度完成货运量186.5万吨,货运周转量1934万吨公里,客运量58.8万人,旅客周转量1786.8万人公里。运输部门先后建立了汽车保修厂、大修车间。交通运输系统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获得全省生产竞赛活动第一名。这一时期,成为阳泉发展道路运输事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1958年10月23日,阳泉市交通局成立。"二五"到"五五"计划期间,投资31.4万元建设客运站,新建可容纳600余人的长途汽车站候车室。运力结构从50年代以人畜力车为主发展为以汽车为主。市交通局开通市内公交客运线路27条,1964年1月移交市城建局。省运阳泉公司开辟农村客运班线,1964年首次实现了客运客车化。汽车维修业从组建阳泉市汽车修理厂开始初步奠定了晋东地区以阳泉为中心的交通运输工业格局。搬运装卸业从1970年后市交通局开展"双革"运动,实现了搬运机械化,改变了沿袭数千年之久的人工装卸重体力劳动。全市道路运输业超额完成历年各项生产计划,市交通局被阳泉市政府树为工交战线的楷模。到1978年底,全市拥有营业性载货汽车1452辆,营业性载客汽车88辆;全行业年度完成货运量316.22万吨,货运周转量7113.67万吨公里,客运量232.7万人,旅客周转量9237.2万人公里。
  二、乘着改革的春风跨越发展
  1978年12月23日,"阳泉市交通局社会运输管理处"成立(2004年8月更名为阳泉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六五"到"九五"期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运管职能由管理社会道路运输转变为道路运输全行业管理,运管模式由对公用运输实行"三统"管理转变为市场准入制法制化管理,道路运输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0年以来,阳泉市运管处大力实施"交通率先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法行政,开展运输行业组织机构、经营结构,运力结构调整,优化整合行业资源,加快客、货运输网络建设。形成了新的道路运输行业生产能力,客、货运输网络覆盖全市城乡山村,道路运输行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8年阳泉市道路运输管理阔步跨入了城乡一体化大交通管理新时代。
  道路旅客运输发展日新月异 。2008年底,全市拥有道路客运汽车站21个,营业性客车发展到760辆(其中旅游客车40辆),16143个载客座位。全市行政村通客车率由2000年的74%上升到96%。形成了以阳泉市为中心,以255条客运线路为经纬,覆盖全市城乡山村、连接六个省、市(直辖市)的客运网络。"村村通客车工程"建设中,阳泉市运管处2005年被市政府授予优秀单位,2007年1月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山西省集体一等功"。2008年度全行业完成客运量3266.5万人,旅客周转量113655万人公里。全市拥有城市公交客车331辆,公交线路31条;矿交兼营客车60辆,客运线路22条;城市出租客运经营户13户,拥有出租小轿车1895辆,客车94辆。市运管处多年荣获省运管局"客运管理先进单位",2008年被授予"全省村村通客车城乡公交一体化先进单位"。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