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 公交乘客成服务重点
晨报:北京也在大力推行“公交优先”政策,下一步,我们面向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有什么目标?
杜勇:目前北京公共交通乘客每天突破两千万人次,这应该是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的主攻方向。从2011年开始,我们将交通信息服务的重点调整到面向公共交通乘客。
现在对于公共交通乘客来说,通达性的信息服务是有的,但比如说下一趟公交车什么时候能到?车上挤不挤?这种动态信息还比较缺乏。对此,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也在今年全市交通工作会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就是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实现公交、地铁信息服务的缺失到实时信息服务的转变;二是实现公交、地铁各自网络化运行,到公交、地铁、步行、自行车一体化出行信息服务的转变。这也会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主要的工作方向。
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公交出行发布平台:首先把调整的公交线路、站点信息能够第一时间更新;对公交GPS动态信息进行处理,计算出到站时间、车辆状态;同时实现信息发布的多样化。
数据
4000万人次
2011年,北京六环以内每天的出行人次达到3000万到3500万,而且人数逐步增加,预计到2015年日出行量将突破4000万。如此大的交通需求,只有公共交通才能解决。
6.6万辆
目前北京市浮动车系统覆盖全市6.6万辆搭载GPS系统的出租汽车,通过获取这些出租汽车的GPS数据,分析处理后形成北京市城市道路实时交通状况信息。
72万用户
高速公路ETC系统也是智能交通的一部分。截至今年6月,北京市已累计建成398条ETC车道、1158条人工刷卡车道,用户突破72万,ETC通行比例达到25.5%。
56亿元
根据北京交通智能化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规划投资56亿元,提升智能交通服务系统。
责任编辑: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