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传递公交文明 常葆服务热忱

2015-04-20   来源:中国交通报  打印 字号:T|T
  1955年4月15日,首次被团市委命名为“青年服务线”。
  1979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2001年,被授予山东省青年文明号线路。
  2003年4月,又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市民满意线路。
  2015年3月28日,公交线延长,由原来的5.4公里增加至8.1公里。
  2015年4月15日,山东省青岛公交集团6路迎来了“青年服务线”命名60周年纪念日。
  一代又一代的“6路人”用了整整60年不懈地耕耘,用心经营着一个“不倒的服务品牌”,老一代“6路人”已是两鬓染霜,但“青年服务线”这一服务品牌却依然青春焕发。
  不老的“青年服务线”
  6路线最早开通于1945年,来往于大窑沟与中山公园,中间受战争影响停止运行。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1年4月重新开通了这条线路,兼顾市内交通和城市旅游功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度成为青岛市最忙碌的公交线路之一。随着城市发展和市中心的转移,6路线客流逐渐减少。今年3月28日,已运营了64年的6路公交线终于延长,增加了站点,由原来的5.4公里增加至8.1公里,现有的10辆车、20名驾驶员,让这条老线路再次焕发了青春。
  不老的“青年服务线”上,优质服务是永远的主题。“青年服务线”的第一代乘务员张德香老人回忆,他们这一代接过“青年服务线”的旗帜时,就立下了“永葆青年服务线”称号的誓语。时过60年后的今天,以“青年服务线”为标志的优质服务传统,完完整整地传给了新一代“6路人”:全国劳动模范、九届人大代表张蓉,全国劳动模范安丰琴和张丽霞,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秀霞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司乘人员,用他们更丰富的行动,使得6路的服务精神薪火相传。
  像安全行车近30年张丽霞,像背着残疾乘客上下车的张蓉,像下班后帮助外地乘客寻找旅馆的高秀霞,像利用业余时间陪伴孤寡老人的郑婷婷等许许多多的“6路人”,用自己平平常常的奉献精神,在6路线上营造出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风气,创造了普通而又动人的业绩。
  几十年来,“公交服务有终点,为人民服务永远没有终点”“宁肯自己麻烦千遍,不让乘客一时为难”这些普通的口号,成为6路线历代司乘人员不变的座右铭。在这条线路上,先后涌现了4位全国劳模、3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余位省、市级劳动模范,140余人走上领导岗位。
  服务创新常在常新
  “一碗水”、“老秒表”、“问不倒”和“四稳、四准、四不开”、“无人售票,有情服务”、“公交礼仪服务”,这些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字眼,是一代代“6路人”在几十年的服务历程中,摸索、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服务模式。创于6路线,渗透在“6路人”一年365日的司乘服务工作之中,簇拥起一个永远不变的“服务名牌”。
  为了保证车行驶平稳,“6路人”发明了“一碗水”功夫,在每辆车的驾驶室内,都要摆放一碗水,以行车时水不溢出来为标准;为了练就“活地图”的功夫,司乘人员甚至利用休息时间穿街走巷,连许多老青岛也不甚了解的地方,他们都问得清清楚楚;为了达到“问不倒”的水平,他们主动征求乘客意见,对平时乘客在乘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整理记录,保证给乘客最满意的答复。为更好的服务特需乘客,6路线的驾驶员利用业余时间到青岛手语角学习手语,运行间隙则利用手语扑克上的图案说明相互交流手语,提高服务特需乘客的能力。
  从六十年代的针线包,到站头阅报栏、方便箱,从车厢里的乘车示意图、乘车指南到暖扶手、防滑垫等,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服务发明,都在无声的交流中,拉近了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暖意融融的服务氛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献,新一代“6路人”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在公交行业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企业使命,展示公交文明,传递公交真情。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