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寒冬早起忙碌的地铁人

2014-02-11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
  “叉车穿针”的薛毅
  叉车—举重若轻的特种作业车辆,穿针—向来是闺房中灵巧纤细的活计,当这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结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这是发生在15号线检修中心青工大赛上的一幕,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开着一辆叉车,从比赛区域的起点向5米外的工作台开去,只打了两把轮儿,就将前叉上绑着的针穿进了工作台上另一根针的针孔里。这个年轻人就是薛毅,15号线检修中心值班主任,同时也是综合班的班长。来到地铁工作3年,脸上还没褪去学生的青涩,但是一讲起叉车、轮镟、洗车这样的维修特种操作,他就变得神采飞扬。刚刚开上叉车的时候,工作看起来十分的简单,似乎把车开到工件旁边,用车叉叉起运走就完成了,而不久之后的一次经历改变了他。那是要运送一台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设备看起来不大,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结构,他将车叉熟练地插到下面,刚刚往上一升,就发现车叉上的压缩机向一侧歪去,立刻降下车叉,险些损坏。他仔细研究了这个压缩机,发现一侧是电机、风扇等机械结构,另一侧是一个空的储气罐,原来是重心偏移!薛毅恍然大悟。他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工作中,发现了一片不寻常的天地。从这之后,他钻研起叉车的每一个精巧的操作。从对每一项工作细致的研究,到国内外叉车操作的精彩展示,都成了他关注的重点。
  一点一滴的积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对操作的精确化要求,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薛毅说,“叉车穿针看起来有点像杂技,其实这其中的精细化操作,在我们工作中却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能用更短的时间将部件送到更精确的位置,不仅能缩短维修时间,还能方便操作,提升维修质量、节约能源。”
  2013年,15号线首组列车的40万公里维修之前,中心对各相关岗位做了为期半年的专项培训。薛毅带领的综合班对所辖特种设备实施了强化训练,结合之前的经验,顺利完成了此次修程任务。而他所带领的班组,也成为了中心一支有生力量。
  对于带班组,薛毅认为最重要的是扬长避短、因材而用。每个人的性格彼此不同,而综合班也有着不同“性格”的设备。薛毅观察班组里每一个成员,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方向,因材施教。叉车就很适合灵活好动的人来操作,对于不同的工件可以灵活调整车叉的用法,通过巧妙地分析和尝试适应各种情况。   轮镟工作就很适合性格稳的人完成,这是一项重复性很强,又需要一点点稳步推进的工作,不能有“冒进”或者“讨巧”,不然就会酿下严重的后果。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