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提升综合运输服务的六项重点工作

2014-08-07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加强行业安全生产。牢牢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牢树立运输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工作理念,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强化顶层设计。部将在《道路运输条例》修订和相关部令中,针对企业主体责任、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强化对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措施,将安全监管的规定和责任落实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二是加强车辆监管。2010年,部建成了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解决了运输车辆上路后“看不见、找不到、管不着”的问题。从联网联控的现实来看,“联”是基础,“控”是核心。现在的问题是“联”得还不错,但“控”得不好,导致联网联控系统在安全管理上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今年,部联合公安部、安监总局出台了《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5号令),这是加强营运车辆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部将专门安排宣传贯彻5号令,各地也要抓紧做好宣贯工作,确保7月1日起全面实施。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客运安全年”活动已连续开展三年,成效显著。要认真总结这几年抓客运安全的成功经验,固化成果并形成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切实重视货运安全,特别是危险品运输安全,明年部将联合相关部委,集中开展“货运安全年”活动。要深刻反思这些年来抓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坚决改变临时应付作风,真正建立依靠基层、依托地方、督促企业的抓落实机制,切实解决安全责任和工作措施不落地的问题,坚决改变抓安全生产“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建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有关各方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四是抓好重点工作。危险品运输方面,要全面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危货运输企业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针对山西“3.1”危化品事故暴露出的问题,近期将联合安监总局等五部委下发《关于在用危险化学品罐车加装紧急切断装置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强对危货运输的技术管控措施。轨道交通运营方面,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2819公里,涉及全国16个省份、22个城市,发展速度和总体规模位居世界首位,轨道交通安全面临巨大压力。要科学界定轨道交通安全责任主体,明确公安部门作为轨道交通公共安全的责任主体,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作为运营安全的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群策群力保证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安全管理工作,部决定建立常态机制,在春运后期、暑运和“十一”黄金周运输开始前等关键时段,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超前安排,加强调度,落实措施,抓早抓细抓具体,把安全监管责任和重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维护行业稳定发展。一是深化出租汽车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积极推动出租汽车企业实行员工制管理,切实保障驾驶员合法权益。要围绕出租车经营权变更,在坚持公司化改革方向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稳控方案,妥善解决各方利益关系,维护行业稳定大局。二是完善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制定燃料消耗量定额标准,将补贴用油量核算机制从现行的“报多少补多少”变为“跑多少补多少”,使补助政策更公平、科学、合理,促进城乡道路客运稳定发展。三是扎实推进12328电话系统建设。部最近成立了12328服务监督电话推进工作小组,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厅局长要亲自抓,精心组织,确保目前仍未开通的城市在10月底之前办理开通手续,力争年内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通。已开通的要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发挥应有作用。部将积极创新政策,对各地开通监督服务电话给予相应支持。各地也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监督服务电话能够开得通、用得好,长期见效。
  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治理”与“管理”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和外延却有很大区别。“治理”更注重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研究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问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加强的加强,彻底转变“重审批、轻服务”、“重处罚、轻监管”的倾向。要建立涵盖各行业门类、各从业主体的市场诚信制度,完善行业监督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诚信考核机制。转变职能,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现在仅靠一个部门办不成几件事,凡事都需要与其他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善于沟通协调,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本领能力,构建综合运输体系更是如此,必须学会沟通,善于协调,主动衔接。二是着力营造良好外部舆论环境。各级运管机构和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宣传意识,也需要提高驾驭新闻宣传工作的本领,善于和敢于应用新闻宣传力量来促进解决行业重点难点问题。要善于利用媒体推动工作,积极回应社会重大关切,使之更好地“代行业发声”。各地要与主流媒体建立合作机制,就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及时形成内部参考,呈报上级领导参阅,推动问题解决,赢得工作主动。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运输行业点多线长面广,必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推进企业自律、凝聚行业共识、服务行业决策、维护行业整体利益等方面的作用。要舍得放手,凡机关没有精力去做而又能够委托行业协会做的工作,都可以转移给协会和中介组织去办理,使管理部门真正从琐碎的事务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和处理运输服务、市场监管的重大问题。四是提升预期管理能力。浮躁的市民难以培育出理性的政府。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媒体网络,快速介入了公共事务、社会热点领域,这些新媒体往往把运输服务问题碎片化,产生盲人摸象效应,而且还会在短时间内把局部问题放大,这都直接影响着舆论传播和社会大众观念。网络舆论并不能完全理性地代表社会主流声音,但又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晴雨表”。我们一定不能只向社会宣传我们能做什么,同时还要告诉群众我们做不到什么。要注重通过做好行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告诉人民群众行业发展预期是什么样的,现实是什么样的,目前的困难是什么,理性引导和疏解社会预期,赢得社会公众对综合运输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五是大力加强运管队伍正规化建设。深化运政执法改革。进一步落实部《关于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的运政管理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执法装备配备。加强教育、培训和管理,大力推进联合执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区域联动执法,逐步从以路面执法为主向以源头执法为主转变,减少和规范路面执法。坚决查禁“三乱”现象,切实消除权力寻租、趋利执法等利益诱因,建设一支党和政府放心、社会群众满意的运政队伍。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