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改进综合运输服务的基本要求

2014-08-07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从业资格化。运输行业直接服务千家万户,应当是受人尊重的职业,但由于相当部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诚信度不够,虽然劳动强度和竞争压力都很大,但难以赢得全社会的足够尊重,收入也明显偏低,劳动所得与劳动付出、社会地位与所做贡献不成比例,产生不了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近几年发生的重大运输安全事故特别是几起危险品运输事故看,基本都与驾驶员不按规范操作直接相关,说明一些从业人员既不专业,也不职业,不具备应有的职业资格。必须着眼于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提升和从业行为的规范,建立实施严格的职业资格制度,为行业安全科学发展把好第一道关口。一是把职业资格制度作为创新行业管理的重要措施和促进行业安全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的专职和专业水平。二是加快完善运输行业职业资格制度,严把运输安全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准入关、继续教育素质提升关、从业管理行为规范关,充分发挥职业资格制度作用,特别是在保安全、促环保方面的作用,为发展综合运输服务、为提高全行业的社会地位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保障。
  服务精准化。推进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各种运输方式间的统筹与衔接,建立各运输方式间常态化的协同机制,加强与有关各方的协调沟通,发挥综合运输服务体系的互补优势,提升综合运输服务的精准化水平。一是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根据社会和群众需求迫切的问题,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换乘衔接的便利化,方便城乡居民出行。充分用好中央相关支持政策,加紧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二是提升行业服务品质。加快提高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提高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为社会和群众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综合运输服务。三是鼓励服务创新。建立运输方式间常态化的协同管理机制,鼓励企业以“全方位服务、无缝隙对接”为目标进行服务创新,更好地体现综合运输服务体系的协同优势。
  运行信息化。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高行业服务品质和管理水平。一是加快推进运政管理信息系统、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出租汽车电召服务、联网售票、公交出行一卡通等重点信息系统建设,彻底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互联互通,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二是加大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升行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推动运输真正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集约发展的轨道。三是充分采用物联网、车联网等先进组织模式和技术手段,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信息资源,构建涵盖各种运输方式、提供综合运输服务的信息系统,为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
  管理精细化。实施精细化管理,既是管理理念的创新,也是管理方式的转变,是提高行业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更不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需要。发展综合运输和多式联运,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加强精细管理,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和深度融合。一是实现管理职责的科学化。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列出监管职能清单,找准职能定位。以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和建设综合运输体系为契机,加快建立职能集中、权责一致、综合程度高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二是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主动谋划,超前布局,对运输行业管理各类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有效的应对,实现主动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组织管理技术等在运输服务上的应用。三是实现管理方式的规范化。进一步规范管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能,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把该管的事项切实管住管好,把不该管的下决心下放和转移出去,使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充满生机活力。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