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协会议上,“打车难”成为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一位市政协委员建议借鉴国外经验,设立只接受电话预约的出租车,以解决“打车难”问题。他说,用现有的电话预约出租车经常难以叫到。设立一种新的出租车电话预约方式,这类出租车只能接受乘客的电话预约运营,也就是说这些出租车不能像现有的出租车一样上路“扫活”。同样的,“扫活”的出租车不再接受这个电话预约,服务于不同的乘客群体,避免二者产生竞争关系。从外观上,预约的出租车不挂顶灯,在方便乘客乘车的同时,也避免了空驶所带来的能耗、尾气排放等问题,减少了增加车辆可能带来的拥堵问题。
>
上海:拟恢复电调费,加快发展电话叫车
电话叫车虽然方便,但由于电调平台成本大,驾驶员承接电调业务积极性不高,以及电调量大供车率不高等因素,上海4家大出租车企业计划恢复收取电调费。强生、大众、锦江、海博等4家出租车企业近日联合向管理部门提出收取4元电调费,其中50%(2元/次)给予承接电调业务的驾驶员,50%(2元/次)用于维持电调平台的日常运作和技术升级。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出租汽车行业推出“电话预约叫车”服务项目时,曾统一收取每次2元的服务费,并于1995年5月1日起调整为4元。由于当时的电话预约并不普及,为培育市场,上世纪90年代末期暂停收取预约服务费。
经过多年培育,上海已初步形成了一部分固定使用电调出租车业务的群体。几家公司恢复收取电调费,短期内会失去一部分客户,但在两三个月后,出租车的电调量便将会逐步回升。
一些去机场或到较远的地方办事的人,一般都会提前一天给出租汽车公司打电话预订出租车。电调出租车方便,时间也有保证,今后即便收取电调费也可以理解,该叫还是要叫。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全市共有出租汽车50157辆,其中,电调入网的占67%,日均电调5.76万车次,平均供车率为80%。
>
广州:拟新增出租车
广东省是劳动力输入大省,广州市首当其冲,每当春节外省人回家过年,广州市的出租有几天清闲,大年刚过,马上就是打车难。
责任编辑: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