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两个文件颁布一年以来,全国已经有110余个城市出台了细则。出台细则是贯彻落实深化出租汽车改革工作的第一步,中央的政策到了地方需要通过细则延伸下去、铺展开来。因为了解两个文件出台之艰难,就知道贯彻有多艰难,在这种条件下取得阶段性成果可谓喜人。目前,很多大型平台企业不断接入政府监管体系,站在行业角度看,无论这些平台是主动自愿还是被动推动,都在新旧业态融合过程中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虽然改革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阻碍,但出租汽车行业已经感受到政府部门对有效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的决心和态度、步骤和安排,这正是广大出租汽车行业企业殷切期盼的。进一步推动两个文件的地方落地实施,还需要完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完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不断提升监管技术,同时对行业协会和企业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全行业同心同力,发出正能量,更好地推动工作。
◇再认识出租汽车行业发展形势
必须再认识两个文件出台一年后行业所面临的形势,这有利于研判行业发展是否与期望相一致。做好再认识,需要抓住三个重点。
目前的营商环境已经彻底改变。中央规制了出租汽车改革发展的大格局,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出租汽车行业发展顺应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二是由单一的巡游发展为巡游和网约相结合,巡游和网约是两个文件明确规制的基本业态描述。如果这个变化心里没有数,转型升级就无从谈起。因此,出租汽车企业要明确所处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租汽车行业的基本构成由单一的巡游变成了巡游与网约相结合。
巡游车与网约车的技术特征出现了分水岭。从前的巡游出租汽车价格、数量等都由政府控制,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立,但由于出租汽车价格缺乏弹性,出租汽车服务品质水平急剧下降,沦为道路运输客运领域经营的低端。因此,行业必须关注未来出租汽车巡游车与网约车并行的环境下,巡游车的发展位置,企业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准定位、规划路线、制定目标。
企业必须知道自身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在目前形势下,规模较大的企业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经营立足点和未来方向,是巡游车为主还是网约车为主,还是兼而有之。出租汽车技术特征不是由经营为主导而是由需求为主导,出租汽车的服务需求与所在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关系密切。由于市场的需求已经明显分层,过去坐出租汽车的客户人群发生了变化,一部分人去坐公交车,另一部分人坐私家车,还有一部分人去坐网约车。为什么会有这些选择,其原因就是需求的多元化。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客户人群的收入能够支撑他的需求发生变化,行业应该据此认识到需求的变化,乃至经营环境的变化,从而引申到经营结构的变化,以及适应政府管理的变化。可以说,出租汽车行业作为服务行业,不研究需求无法搞清楚市场,一旦搞不清楚市场,所有的经营决策都有可能冒着水土不服的风险。
◇主动改革摒弃“等靠要”思想
出租汽车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从利益的角度来观察,如果这种变化向好,谁是受益者?社会是受益者,政府是受益者,整体形势变好最终企业也是受益者,各方都皆大欢喜;反过来这个行业发展得不好,谁是最大的损失者?毫无疑问是出租汽车企业,出租汽车所提供的出行服务,会有各种各样的出行形式可以替代,社会照常运行,地球照常运转,经济社会最多打个喷嚏。在这个前提下,企业能很好地为社会提供出租汽车出行服务才能很好地生存,但是提供的服务不好,换一批服务提供商一样可以干,因为有太多行业之外的企业想涉足这个领域。
出租汽车行业门槛低,谁都可以进来,甚至是快速取代,尤其是在生产过剩、资本过剩的时代。所以企业需要明确,这个行业如果发展得不好,受到最大损失的是企业自身,以及麾下那些专业知识技能有限的司机和工作人员。无论行业出现什么问题,损失方是行业企业——想清楚并努力避免行业出现问题,这应该是企业改革最强大的内生动力。因此无论政府、社会要不要求、需不需要改革,出租汽车行业都需要主动作为、主动求变,这是出租汽车企业保护好自己饭碗的必经之路。
同时,我们还要正确看待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政策规制在推动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困难和问题,这需要一个过程,会有时间的迟滞,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租汽车企业是应该等待还是积极行动起来?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最有效的仍然是企业自己先走一步、做出改变。企业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这时候政府的政策规制真正落实的时候,社会的进步、政策法规的推动真正得到体现的时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加强,是锦上添花。因此一定要把企业自身能做的、能够掌控的先做出来。
出租汽车企业如何找准、抓住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其实很多企业早已经看清了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两个文件提出来的重点任务就是改革的核心内容,核心内容就是切入点。企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人”和“财”,包括怎样和员工建立一个符合新形势发展需求的劳动关系,怎样和各地政府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都愿意身体力行的经济关系,来解决承包费的问题。除了这两个难题还有一个很大的难题,超出了企业自身解决的范畴,不在企业掌控范围之内,这就是经营权的无偿使用。虽然中央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在两个文件的落地过程中,经营权无偿使用还在探索。目前的形势看,很多外部条件都不具备,也有很多事情不明朗,但如果就这样坐而观之,实际上是耽误了时间、耽误了机遇,主动作为、选择可以做的先出手,这是完全可以做也应该做的。切入点虽然是两个文件当中的重点问题,但每一家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是不一样的,哪一件具体的事情能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各个企业应该自己心里都有数。
◇坚定信心深切认识“动起来”的价值
主动改革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而这份信心应该是有理有据的。首先产业升级是国家政策,出租车这几年轰轰烈烈地推进改革,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对行业是压力也是大好事。社会关注度高就意味着社会资源向这个领域倾斜,这一点就比现在道路运输行业的班线客运好多了。现在班线客运艰苦经营,面临巨大困难,压力大于机会,与之不同的是,出租汽车行业因为社会资源的倾斜而得到了更多的机会。行业要有足够的胸怀把社会资源承接下来,并且欢迎政府规制,主动转型发展。
资源丰富再加上政府高度重视,两个文件为行业规范提供了基本依据,这是行业建立信心的巨大背景。另外,经过两三年激烈竞争的洗礼,行业内的企业家们已经不满足在巡游车那里赚一点份子钱,进而开始思变,不管是主动被动,变就是机会,比如我国最古老最著名的出租车企业“首汽”就勇敢地尝试了从巡游车转向网约车。大家都在寻找机会,这也是坚定信心的来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无论市场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总有做得好的,总有想在前面动在前面的,就有可能在这个区域做到拔尖水平,在全国发展的过程中由区域企业变成全国企业。
运输行业发展的趋势是经营业户不断减少,经营集中度不断提高,这是全世界运输经营领域发展的规律,涵盖客运、货运、出租车、危货、驾培等所有道路运输专业领域。真诚希望现在行业里的骨干企业一直保持生命力,中国道路运输协会20年前受原交通部委托开展了企业等级制度建设,从前评定的一级客运、货运企业现在已经有20多个消失了,这些都是当初符合非常严格标准的全国大型骨干企业,那么在10年之后,现在道路运输行业里的企业还能够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就已经是全国骨干企业了。这份生命力绝不会是“等靠要”就能解决的,这又回到了刚才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行业有损失,损失最大的是企业,避免损失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把自己能做应做的事情做好。
新政一年,改革的方向早已明确,大势也逐渐明朗,在这个节点上,企业除了主动做事、做好事,还应该积极地拿出经验来,与同行开展充分的沟通交流。更多更好地促成交流的机会,这是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这个行业平台的重要任务,这个平台不光是行业信息技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甚至境界的碰撞。下一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将进一步开展行业交流,认真总结交流经验成果,向政府报告并提交意见建议和要求,其中着重梳理出针对两个文件更好地贯彻落实,以及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的意见。同时向社会展示行业的进步,展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转型升级,改善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本文根据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王丽梅在出租汽车企业深化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