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公交都市创建成果丰硕

2017-01-19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截至“十二五”末,37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共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28万标台,占全国总量的45%;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99条、运营线路长度3034公里,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4%和95%;公交专用车道长度达到5052公里,占全国总量的59%;年客运量375亿人次,占全国总量的49%。公交都市建设已成为推进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成为凝聚城市公交改革发展共识的重要平台,成为创新推动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品牌。
  ◇城市公交发展组织保障
  更加有力
  机制更加完善。各城市普遍建立了政府牵头、各部门协作的联合工作机制,每年分解任务,加强督办考核,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江苏省建立了省领导召集、17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城市客运工作联系会议制度。银川市、新乡市等地成立“公交都市创建指挥部”“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办公室”,加强对创建任务的监督。杭州市、宁波市将公交都市创建作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重要举措,统筹推进。苏州市成立公共交通乘客委员会,公开招募社会乘客委员,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城市公交发展。
  顶层设计加快。围绕公交优先发展理念,加强城市公交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设。部研究起草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规定》,力争今年底前颁布。沈阳市、天津市出台了《沈阳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和《天津市客运公共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等要求,制定了《上海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等规划。宁波市专门出台《“十三五”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规划》,进一步确立了公交出行的主导地位。福州市编制了《福州城市公交发展规划》《福州市近期线网规划》《福州市公交场站专项规划》等系列规划,加强公交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确保公交设施建设用地。
  大交通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南京市、兰州市、贵阳市整合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交通管理等部门涉及交通的相关职责,建立了“一城一交”的管理体制,综合交通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城市公交设施设备建设
  不断完善
  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北京市、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超过500公里,实现了网络化运营。
  快速公交建设继续加快。广州市、杭州市、合肥市、柳州市等城市快速公交线路已成网运营。贵阳积极推动1.5环快速路与快速公交线路同步建设。
  公交专用道建设逐步完善。各城市在重要路段、重点时段积极施划公交专用道,加快落实公交路权优先。北京2016年10月起在三环路、京藏高速和京港澳高速上施划公交专用道,有效提高了公交的运行速度。广州在城市重要客运走廊建设公交专用道,惠及了500万人次群众的日常出行。
  公交场站建设稳步推进。哈尔滨、银川将公交场站建设作为城市重大建设项目。合肥、呼和浩特加大城市公交场站建设投入,实现公共汽电车进场率100%。
  车辆装备条件明显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国公共汽电车总数为56.2万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辆8.7万,同比增长137%;空调车占比62%,同比增长17%,进一步提升了公交出行的舒适性。
  ◇城市公交出行服务质量
  稳步提升
  服务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2015年,全国共新增3800多条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北京市、上海市等城市实现行政区域内公交全覆盖。江苏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镇村公交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全面推进“镇村公交”,率先将“行有所乘”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青岛市出台了全域公交专项规划,推进城乡居民公交服务均等化。
  服务更加精细化。各地依托公交智能化示范工程,加强运营数据监测,优化调度管理,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各地涌现出“济南369出行”“畅行江苏”“宁波通”等出行服务APP;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导航软件接入当地实时公交信息,用户数量已超过5亿人次,更加方便了公众出行。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列为“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全力推进,正在加强联调联试,目前已初步实现95个城市互联互通,预计到今年年底有110个城市实现全国互联互通。
  服务更加多元化。各地积极探索定制公交、商务巴士、社区巴士等特色公交服务,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差异化的服务体系。广州如约巴士等互联网定制服务受到欢迎,日平均运送乘客达80余万人次。保定市开通纯电动“铛铛车”公交旅游专线,积极助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广州市、柳州市、兰州市等城市依托内河优势,加快发展水上巴士等特色服务。
  ◇城市公交创新发展能力
  持续增强
  坚持公交引领城市发展。各地积极推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以轨道交通站点、公交枢纽场站为中心,加快城市组团的紧凑型开发。苏州市建立了以公交为导向(TOD)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城铁综合商务区试点,推进落实轨道交通线网P R停车设施及综合开发,发挥公共交通引导土地开发的作用。
  完善运营管理体制。长春市、沈阳市、海口市积极推动公交行业体制改革,研究制定改革方案,逐步改变经营者数量多、结构复杂、线路重合严重等问题。西宁推行区域化经营和“网运”分离、“运修”分离、“场运”分离。
  扶持公交发展的政策实现新突破。南昌市支持实施公交场站土地综合开发,并将综合开发收益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弥补运营亏损,公共汽电车进场率从创建初期的82%提升至96%。青岛市基于“企业全成本核算”制定了政府购买服务、运行服务计划、补贴、成本规制、服务考核等一揽子政策。贵阳市、杭州市等多个城市建立公交成本规制办法,实现财政对公交政策亏损的精准补贴。济南市、新乡市建立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专项资金。上海市实施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将传统“免费乘车”调整为定额补贴,创新了补贴方式。
  企业探索多元化发展。南昌市、银川市鼓励支持公交企业依托优势在天然气、汽柴油等能源销售、场站物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延伸产业链,鼓励公交企业在坚持主业的同时适度发展副业,提升“造血”和抗风险能力。
  ◇城市交通绿色出行体系
  加快构建
  各地加快新能源公交车辆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国家层面对新能源公交车建立了专项运营补贴,为新能源车辆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15年,全国新增及更换10万辆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65%。杭州市结合“绿色交通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持续加大新能源公交车应用,将于今年年底实现主城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辆比例100%。各地积极引导公众绿色出行,结合城市自身特点,探索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加快步行道等慢行系统建设。株洲市在不到130平方公里的城区布设了2万多辆公共自行车,年借还车数量超过2亿人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共享自行车应用快速发展,摩拜单车、OFO等服务提供商在北京、上海等城市推出共享单车,受到了用户欢迎。福州市结合内河整治,打造出总长160多公里的“绿岛链”休闲步行系统。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