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11个方面共45项重点任务。
>
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运输服务市场体系
《规划》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法治化和市场化为导向,不断增强综合运输服务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健全法规制度标准,消除运输市场壁垒。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促进法》和《多式联运法》立法研究,推动《铁路法》《港口法》《民用航空法》修订工作,推进《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快递条例》立法进程。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化对综合运输服务发展的技术支撑与基础保障作用。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兴服务业态发展要求,弱化资源和资格等前置审批管理,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运输市场监管。推进铁路市场化改革,发展铁路全程物流和总包物流。推进道路客运班线经营许可改革,鼓励港口、海运企业发展全程物流服务,引导大型海运企业整合并购、做大做强。实施民航空域资源分类管理,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加强运输服务过程监管,强化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信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制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
>
加快构建便捷舒适的旅客运输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以公共客运为主导,提升客运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公众出行需求。
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推进跨运输方式客运联程系统建设,统筹运输方式间运力、班次对接,鼓励开展空铁、公铁、空巴等联程运输服务。推广普及电子客票、联网售票、实名制购票,支持企业提供旅客联程、往返、异地出行票务服务。鼓励依托第三方平台发展“一票制”客运服务,推进跨方式出行信息互联互通、及时发布、实时更新、便捷查询。
建设高品质的城际客运系统。优化铁路客运、公路长途客运、航空客运结构,推动形成高速、特快、快速、普速合理匹配的多层次铁路客运产品体系。优化道路客运线网结构,支持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推进长途客运接驳运输发展。完善航空运输服务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能力与服务品质。积极发展邮轮、游艇等水上旅游休闲服务,延伸邮轮产业链条和服务功能。
完善多层次的城市客运服务体系。深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建立出租汽车运力动态调控机制,鼓励移动互联网与出租汽车行业融合创新。鼓励汽车租赁业网络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满足群众高品质、差异化出行需求。
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客运服务网络。鼓励城市公交线路向郊区延伸,扩大公共交通覆盖面。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覆盖面,加强农村客运通达情况监测考评,推进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筹协调城乡客运在票价、税费、补贴、通行等方面的政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加快构建集约高效的货运物流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持续推进传统货运业转型升级,更好发挥交通运输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
推进多式联运加快发展。把发展多式联运作为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战略,着力构建设施高效衔接、枢纽快速转运、信息互联共享、装备标准专业、服务一体对接的多式联运组织体系,重点发展以集装箱、半挂车为标准运载单元的多式联运,推进铁水、公铁、公水、陆空等联运模式有序发展。
推动甩挂运输全面发展。重点推进跨区域甩挂、企业联盟甩挂、网络型甩挂、邮(快)件甩挂、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衔接甩挂等主题性模式加快发展。鼓励创新“挂车池”等新兴物流服务,支持发展长途接驳甩挂运输,鼓励发展挂车租赁、挂车互换等业务,配套完善挂车管理相关制度规范。
统筹城乡配送协调发展。完善城乡配送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发展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集约化组织模式。鼓励城市配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农村物流资源整合与协同开发,推广“多站合一”的农村物流节点发展模式。
引导货运企业转型发展。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推动形成一批技术水平先进、组织集约高效、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引导传统货运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服务,与其他产业联动发展、跨界融合,加快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
鼓励专业物流创新发展。完善冷链运输全程温控相关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鼓励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推进船舶管理、船舶代理、水路运输代理等传统航运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邮政收寄投递、全程时限、跟踪查询等服务能力,提高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
>
加快提升综合运输通道服务效能
《规划》提出,要适应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要求,优化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服务结构,推动各种运输方式运量的合理分担。
优化通道内运输组织网络。加强综合运输大通道内铁路、水运能力建设,优化道路运输网络的层级匹配。有序推进各种运输方式节点体系和重点枢纽场站建设,完善集疏运体系。
创新通道运输组织模式。依托综合运输通道,发展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等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模式。支持发展“空铁通”、“空巴通”、铁路货物快运班列等服务模式。引导民航企业和邮政快递企业发展全货机、支线航空货运,稳步推广货物空空中转、航空快件中转集拼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