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2015-04-15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深入研究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科学施策。 ——杨传堂
 
  在3月23日举办的2015年全国运输服务厅局长研讨班上,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兼运输司司长刘小明深入阐述了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刻背景、应对思路和具体措施。刘小明指出,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解决人或物在移动过程中的高效互联问题,与运输的价值目标完全一致。通过“移动互联网 综合运输”所构建的智慧交通,将在要素移动、泛在互联、全面感知、便捷交互中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价值,推动运输服务产业链重构和生态圈再造,促进交通运输提质增效升级,打造面貌全新的运输服务升级版。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是运输行业在新常态下的新亮点。
  互联网界有一句话:“站在台风口,猪也会飞”,形象地说明了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形态的影响。刘小明表示,移动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产业发展形态。首先是产业整合。滴滴专车、神州专车等产业形态,整合了打车软件、汽车租赁和第三方劳务公司资源,改变了传统汽车租赁“门店式”的交易方式,形成了跨越出租汽车、汽车租赁行业的新兴业态。其次是线上线下互动。惠龙易通、卡行天下等货运平台,整合空驶车船运力资源,做到空驶运力与待运货物信息实时对接,实现全国物流信息一张网、货物集中配送全覆盖,最大限度提高了物流效率。第三,精准供给。在大数据时代,每个消费者的基本信息及消费行为都被记录。消费者及消费行为的数据化,给产业服务订制化带来无限商机。
  >
  科学把握移动互联网对行业的影响
  长期以来,各种运输方式划线经营、分块治理,使“衔接”成为综合运输发展的最大难题。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打破方式间、业务间、区域间信息壁垒提供了可能,为实现交通运输扁平式、协同式、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对运输服务模式产生重大影响。新的服务模式相继出现,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公众在出行前就能及时掌握出行信息,减少了换乘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车辆信息可实时查询,乘客也能实时监督,改进了运营管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货运网络,实现了货运供需信息的对接,推动了物流商业模式的创新。
  对企业经营组织产生重大影响。组织结构方面。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细分,小型企业、轻资产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企业和货主间信息对接更直接,呈现“去中间化”特征,对市场各类代理和“黄牛”造成冲击。移动互联网将道路运输“多小散乱”整合起来,为社会提供网络化、标准化、组织化服务,为行业转型升级找到了出路。过去说的“多小散乱”,在移动互联网年代未必是缺点,可以做成特点。
  对政府事中事后监管产生重大影响。客货运输监管向实时监管、视频监管、远程监管、平台监管发展。政府既要对底层平台进行监管,又要对开放平台进行监管;既要对服务水平进行监管,又要对信用体系进行监管。新兴服务业态的“灰色”地带亟待规范,其规范的措施、监管的方式也需要行业更高的智慧和更包容的心态。简单的打击,是无视科技创新和公众服务需求的懒政行为,无规则的放纵是对行业健康发展和保障公众出行的不负责任,我们必须在传统行业改造和新生业态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在情、理、法之间找出传统行业、新兴业态融合共生的空间。总的原则就是管住底线、放开创新:面对新业态,要有包容的心态;改造传统行业,借势而为、因势利导、主动适应、主动调整。
  >
  大力借助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正站在“互联网 ”风口,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政策储备,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当好行业发展“先行官”,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转型升级,顺势而为,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以移动互联网引领综合运输服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动运输服务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立足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引领,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综合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运输的深度融合,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和互联互通,打造新技术革命引领的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要广泛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大力开发联程联运等运输服务产品,推动发展客运一票到底、货运一单到底的运输服务方式,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集约效益,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运输服务需求。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力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交通信息自动化采集,建立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的出行信息服务体系,让出行信息更加丰富;加快推进联网售票系统建设,鼓励支持网上购票、手机订票、自助购票等出行服务发展,让旅客购票更加便利;加快推进增值服务系统开发,鼓励发展在线受理、货物查询、一键转寄、服务点代收等增值服务,让客户体验更加完美。
  以移动互联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新常态下我国运输行业转型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体现在:运输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运输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运输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在道路运输领域,推进传统运输组织方式改造,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结构,解决历史积累的“多小散弱”问题,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综合运输领域,实施运输组织方式再造,推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有效整合各种运输资源,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积极鼓励移动互联网引领传统产业形态创新。当前部推动的客运接驳运输和货运甩挂运输,是新形势下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客货信息平台和移动客户端,将市场上零零散散、千千万万的客货运输资源组织起来,不断提高接驳运输、甩挂运输的组织化程度。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对产业发展的集聚作用,大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集约化程度高、市场吸纳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推动行业全面转型。
  以移动互联网引领行业治理体系构建。首先,在治理创新上强化“互联网思维”。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和服务升级,促进运输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要以移动互联网思维,启动行业治理体系重构,深入研究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哪些事情应该由政府来做,哪些事情应该由市场来做,哪些事情应该由行业协会来做,进一步优化行业治理体系,提高行业治理效能。其次,在职能转变上强化“互联网思维”。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行业监管由标准统一的集中监管向灵活广泛的分散监管转变,由政府引导的事前审批监管向市场引导的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和管理转轨,从更加注重行政管理向更加注重依法治理转变,从更多依靠行政推动向更多依靠市场引导转变,从更多依靠行政手段向更多依靠经济、科技、法律手段转变。再次,在管理方式上强化“互联网思维”。运输服务领域的大多数审批事项都可以实现网上办理,这同样是解放生产力。要结合道路运输行业实际,积极探索网上受理、网上审查、网上许可等,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释放微观经济活力,提升市场经济下行业管理能力。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