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道路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对策

2014-04-15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群体性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常常引发大量人员和物资的应急运输或疏散,另外,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物资短缺等造成电煤、食品等重要物资、旅客的应急运输事件时有发生。然而,在需要应急运输时,还存在不能及时、高效地完成任务和人员临时安置等问题。因此,亟需从装备设施储备能力、组织调度能力,以及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建设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道路应急运输能够及时、高效完成。
  >
  保障能力建设对策
  为保障道路应急运输装备设施储备规模合理、结构科学、布局优化、经济适用、配套完善,建议以现状为基础,以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为指导,确定道路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对策,具体包括:装备设施储备能力建设对策、组织调度能力建设对策,以及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建设对策。其中,装备设施储备能力建设对策包括:加强运力储备、建设车辆集结点、建设人员临时安置点;组织调度能力建设对策包括: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加强信息技术支撑手段;体制机制保障能力建设对策包括:理顺体制、建设资金保障机制、建设征用补偿机制、建设应急联动机制。道路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对策框架如图1所示。
  装备设施储备能力建设对策
  一是加强应急运力储备。各类应急客、货运力储备是道路应急运输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应积极加强运力储备模式、运力储备结构、储备量等研究。
  运力储备模式。为提高储备运力的利用效率,提升能力建设的经济性,运力储备应采用“平急结合”方式,充分利用各类客货运输企业的营运车辆,由各级道路应急运输管理部门通过签订“应急征用协议”的方式,实现应急运输运力的储备。
  运力储备结构。根据应急运输运力需求统计数据分析,应急运输储备运力结构包括:应急客运车辆、应急货运车辆。其中,应急客运车辆包括:大型、中型、小型客运车辆,以及医院、火葬场等特殊客运车辆;应急货运车辆包括:普通货车、特种车(保温箱货车、罐式货车、冷藏车、危险品运输车)、自卸车、牵引车等。
  运力储备量。为避免大量应急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提高道路应急运输车辆的利用效率,运力储备量以历史突发应急运输事件运力最大需求量80%的资源量为宜,客运运力储备量以客位数计,货运运力储备量以吨位计。
  二是建设车辆集结点。车辆集结点是应急运输车辆集结、补给、维修、停靠的重要场所。车辆集结点的建设应重点考虑功能要求、位置选择、建设方式等内容。
  功能要求。根据车辆集结点的功能定位,确定车辆集结点应具有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供车辆集结、停靠,同时具备车辆简单维修、加油等功能。
  位置选择。考虑应急运输集结的便利性、场所空间利用的可行性,集结点的位置选择应优先考虑城市近郊、路网相对发达区域,以及道路应急运输高发区域附近。
  建设方式。可依托现有的客货运站场、物流园区、大型停车场予以建设,对车辆驾驶员和货运站、物流园区日常管理人员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并将应急演练和应急管理业务纳入业务范围,按照“平急结合”原则,当突发事件发生时,进入应急状态。
  三是建设人员临时安置点。人员临时安置点是交通不便、恶劣天气时,人员临时安置、休息、给养的重要场所。人员临时安置点的建设应重点考虑功能要求、位置选择、建设方式等内容。
  功能要求。作为人员临时安置、休息、给养的重要场所,应具有一定面积的空白场地,具有防风、防雨、防寒功能,食品供应、人员休息、医疗保障等可根据需要,临时供给或派驻。
  位置选择。考虑人员生活便利性、场所空间利用的可行性,以及人员临时安置事件高发区域位置,人员临时安置点的位置选择应优先考虑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大型广场、大型比赛场馆等人员滞留情况高发区域。
  建设方式。人员临时安置点可依托现有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候车室,以及比赛场馆、大型广场等地点建设,并应急培训日常管理人员,并将应急演练和应急管理业务纳入业务范围。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