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文化如根 根深叶茂

2017-09-13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资深专家李刚和王丽梅谈行业文化与品牌建设

 

  近日,在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主办的道路运输行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经验交流会议上,原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刚、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王丽梅结合会议主题,详细介绍了在道路运输行业打造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的历史沿革、现实状况和未来图景,并深入阐述了道路运输行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发展方向、着眼点与落脚点、主要抓手等内容,是下一步行业做好文化与品牌建设工作的重要参考。

  ◇不忘初心 久久为功

  李刚表示,交通运输部十分重视行业精神文明和文化品牌建设,多次提要求作部署。2010年,部提出在全行业打造10大文化品牌,创建100家示范单位,培养1000名先进典型。按照部的要求,各地积极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和文化品牌建设工作。2015年初,部总结筛选了十大品牌,道路运输行业的青岛交运“情满旅途”,连云港新浦汽车总站的“雷锋车队”,保定客运总站“郭娜陆地航空班”三大品牌位列其中。

  李刚指出,多年来道路运输行业在品牌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和中央的部署、部里的要求、行业的期待,实际上还有相当的差距。这条路还很长,需要坚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做好建设工作。

  要坚持正确方向,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提升行业软实力为目标,结合各自企业的实际,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文明程度,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树立好交通形象。

  创建工作要务实。文化品牌的建设,无论对企业还是对行业都是重要的事情,而且比较复杂。很多人长期从事道路运输行业相关工作,也花时间精力去研究精神文明工作,但是文化是什么,行业文化是什么,文化品牌是什么,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说清楚。但说不清楚并不妨碍踏踏实实做事情,把行业文化品牌建设抓实、落实、落细、落小。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曾经提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姓资姓社的问题和争论上,即使一时间说不清楚,也必须朝着改革开放这个方向做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专门立题研究文化品牌建设,研究范围怎么界定、概念怎么表述清楚等问题,但这不妨碍我们按照小平同志所说的,把事情先做好。

  创建工作要落实,要有抓手有目标。一是发展文化建设,企业要积极进取,推进转型升级。道路运输行业尤其道路客运业,面临其他运输方式快速发展而行业遇到发展瓶颈和难题的这一局面,需要开动脑筋,按照中央的要求,发挥行业自己的积极性,借助优势搞好企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企业文化的发展建设,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搞品牌创建,应该用唯物主义方法。搞好企业转型发展,让企业有发展有效益,就有精力、有能力更好地发展企业文化品牌。文化品牌做好了,反过来又对企业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在品牌建设上,首先要考虑企业发展问题,不要形成两张皮。

  二是诚信文化的建设。要落实好国务院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以信用立企。信用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建国初期曾经提出过建设信用体系,但后来因为计划经济体制等原因没有做成。后来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和完善,在2002年,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重新提出信用体系建设。目前,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完善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的日期临近,中央提出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并且要求更加明确,全国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都在建设信用体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要向做出理想的企业文化,没有信用做支撑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和谐文化的建设。和气为贵,和气生财,经济越发展,竞争越激烈,就越需要对内对外的和气。对外,很多企业拿出了自己的和谐形象,以“情满旅途”为代表的各种品牌为载体,体现了行业的和谐和精神面貌;对内,在国家提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后,很多企业积极开展工作,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因此可以说,对于文化品牌创建,和谐是重要的一环。

  四是服务文化的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是服务行业,怎样体现服务精神是关键。无论是总结“雷锋车”50多年的经验,还是推广“郭娜陆地航空班”服务经验,都体现出了很好的实践和探索。二十多年前,“情满旅途”凭借着过硬的服务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做出了影响力,时至今日,随着传播不断发展,全行业乃至全社会都能通过这一品牌体现出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服务精神,感受到到行业在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方面的感染力。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