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大爱无言

2014-10-16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昭交集团鲁甸分公司支部书记马殿敏和分公司副经理、站长李超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顾不得回去看一眼,就投入救灾一线。马国庆等一些员工因房屋受损严重,只能暂时居住在鲁甸客运站候车厅,尽管失去了家园,但他们和家属自发组织起来,买土豆、面煮给志愿者和回龙头山找亲人的旅客充饥,当谈到他们需要援助时,马国庆堂堂七尺男儿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情绪,大声哭了起来,再也说不下去。分公司经理阮琼英地震后,她顾不上自己距鲁甸30多公里昭阳区的老人需要照顾,一心扑在抢险救灾的最前沿,组织车辆、调派人员参与救援,她为此而吃不好﹑睡不好,脸都消瘦了,分公司员工都心疼她:“你要休息好。”但在救灾最关键的时期,好强的阮经理仍然坚强地在救灾一线忘我工作。公司员工胡建农在抓好救灾客运车辆安全行驶工作的同时,又要承担救灾宣传工作,他向昭交集团提供的宣传信息,却署名为昭交集团。公司员工撒雪梅孩子还小,需要照顾,但为救灾只好舍弃小家,她表示,遇到这样大的灾难,个人的事算不了什么。类似的事迹不胜枚举。
  绝望时刻,需要有人给予最坚定的援助,灾害面前,彰显昭交人的本色。截至目前,昭交集团共投入2964人次、130辆车投入抗震救灾,保证了飞机场、堰塞湖、鲁甸等地志愿者的运输保障。一次次顺利地把外国记者、部队官兵、志愿者、救灾物资、堰塞湖炮工队等救灾的中间力量送往地震重灾区。
  救灾物资能否及时到达灾区,运输是关键。昭通志泓成公司、蓝翔货运公司、亚泰公司、永安货运公司等企业接到运输任务后,毫不犹豫,及时赶到物资集散地装运救灾物资。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狂风暴雨,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各公司驾驶员都毫无怨言,听从现场调派人员的安排,坚守在装货场地装运救灾物资。8月7日,共有26车皮救灾帐篷到达昭通火车站,为及时运送到灾区,运管机构调集了昭通志泓成公司的15辆车运送,有的驾驶员卸货后及时回到火车站装运,当天共运输了20趟次,夜深了,还有不少救灾帐篷无法及时卸货,驾驶员为了保证救灾物资的安全,就直接睡在车上,直到天亮,卸完物资后又及时赶到装货场地装货。8月9日,有7车物资需及时运送到巧家苞谷垴,驾驶员连夜驾驶车辆在第二天8点到达老店,因灾区道路实行交通管制无法通行,运管局押运人员李睿、朱恩荭、黄毅与驾驶员一同在道路上等候。等候时,没有食物充饥,为保证驾驶员有充足的体力将救灾物资安全运送到灾区,他们挨家购买方便面和食品,到处找热水,直到下午近5点车辆才得以通行,到达苞谷垴已近晚上7点,卸完物资后,又及时返回。8月11日上午,为及时将救灾的衣服送到灾区,负责运输的蓝翔货运公司驾驶员为了不让救灾衣服被淋湿,冒雨先将篷布盖好,再装物资,哪怕自己全身淋湿,也要保证救灾物资不能被淋湿。
  截至8月14日下午,全省道路运输系统共出动稽查车343车次,稽查人员1094人次;调集客运应急运力1510车次(其中教练车8辆,出租车763车次),共运送武警官兵、民兵、灾民、灾民家属、救援人员、搬运人员、记者、自愿者等共34454人次;货运运力401车次,运送卫生纸、矿泉水、方便面、棉被、面包、手电筒、衣服等救灾物资和救援设备共计46760件,运送棉被1000床、夹克1000件,汽、柴油455吨,运送食用油、大米等救灾物资共计2180吨,帐篷9838顶,照明灯200箱,干粮4390袋、饮品2804盒,洗漱包1200个,PE100级吸盘管150圈。
  >
  广泛发动 协调各方参与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为帮助灾区同胞度过最困难时期,其他的昭通各级道路运输企业在当地运管机构的组织下,纷纷加入到抗震救灾的志愿队伍中。
  驾培业无私投入救援行动。昭通市机动车驾驶职业技校在灾情发生后,立即组织人员购置了价值2万余元的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并由身处地震灾区的鲁甸服务站和巧家服务站用教练车将救灾物资送到灾区。由于地震受伤人员较多,急需救治,昭通血站告急,存血量仅够200名伤者使用。8月4日下午,昭通市机动车驾驶员职业技术学校立即呼吁全校干部职工参与献血,全校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冷若冰副校长组织70余人到昭通中心血站参与献血,向灾区同胞献爱心,为抗震救灾贡献绵薄之力。昭通吉安驾校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了273件矿泉水、200件方便面,并及时安排东风大货教练车将救灾物资运送到了鲁甸县红十字会。全体职工也纷纷向灾区受灾群众伸出援助之手,共向鲁甸县龙头山镇地震灾区捐款11660元。昭通市盈耀驾校购置价值2万余元矿泉水、食品等救灾物资,并在鲁甸县民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将物资送往了地震灾区。鲁甸县精英驾校受地震影响训练场围墙倒塌50米,另外有150米已严重开裂,爬坡起步训练侧挡墙完全倒塌。但是,该公司没有以受灾者自居,积极地投身于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向灾区捐赠了2万余元的矿泉水、方便面及副食品,并在当地统一指挥下,送往灾区。
  维修业全力投入运输保障。在鲁甸地震灾区,博泰、美刚、圣宝、升达、华兴等汽车修理厂等6家维修企业在西门丫口设立机动车维修保障点,安排车辆维修技术人员和维修施救车辆,及时施救在抢险救灾中抛锚的救灾车辆,确保生命线的畅通。在巧家地震灾区,巧家县道路运输行业协会组建了抗震救灾维修救援队,深入苞谷垴灾区,免费维修救援受损车辆。
  为进一步提高抗震救灾保障能力,8月8日晚,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刘一平厅长的指示,昭通市运管局对维修救援工作再布局再加强。8月9日起,在救灾咽喉路口增设了2个定点维修救援点和2个爱心救援公告牌。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置了4个维修点和2个爱心救援公告牌,分别设置在昭阳区昭鲁快捷通道、鲁甸西门丫口、沙坝、巧家小火塘和水富收费站、大关县麻柳湾收费站。共维修抗震救灾车辆202辆,紧急救援车辆63辆次,维修工人266人次。
  >
  舍小家 运管勇士谱壮歌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面前,云南运管人积极响应,把灾区运输保障工作提升到极为重要的战略高度。全省运管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和带领全市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以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在伤痕累累的灾区大地上,成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一支后援军。
  在昭通最大救灾物资接收地—昭通火车站,自8月7日接到运输任务以来,昭通运管局运管科科长黄梅和公共客运管理科科长温梅、安全稽查科副科长杭添,连续5天在那里负责民政救灾物资的清点和装车工作,有时天还没有亮就接到任务,到中午两三点还没有吃上一口饭,即便吃也是随便刨上一口盒饭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有时遇着瓢泼大雨,为了保证物资不被雨水淋湿,三位女同志不顾衣服被淋湿及滑倒的危险,和装载人员一道拉篷布、关车门,真是应了灾难面前“女人当作男人用,男人当作黄牛拉”的俗语。这还不说,由于救灾物资到达时间不确定,有时凌晨刚回家又会接到临时任务,但三位女同志从没有怨言,始终以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在8月8日巧家地震救灾物资紧急运输任务中,原计划是将物资运到巧家县城,但运输途中临时接到指令,要将物资运到巧家灾区苞谷垴。可车队到达巧家老店乡时已是第二天凌晨,通往灾区的主路—老店到苞谷垴段山高谷深、路面狭窄,四桥车夜间驶入风险极大。为了安全,承担押运任务的昭通运管局职工罗秦华和林光耀,在做通运输驾驶员思想工作后,当夜就在车上过了一夜,等到第二天天亮后才又出发,将物资安全运到苞谷垴。
  地震以来,50岁的驾培科杨勇同办公室顾礁同志组成一组,负责物资的押运工作。为了确保物资的安全,每次物资押到灾区后,他们还要在灾区组织志愿者将物资卸放到指定位置,找物资接收人签收后才算放心。8月7日起,他们连续5天押运物资,由于太阳太毒辣,紫外线强烈,加上整天在露天位置组织志愿者卸载物资,杨勇和顾礁的脸被晒脱了一层皮,顾礁还开玩笑说:“我以为我这么黑应该晒不脱皮,居然给我晒脱了,太阳确实厉害!”
  所有这些只是云南道路运输系统艰辛忘我工作的缩影,每逢大灾大难,道路运输人在运输保障中昼夜兼程、挨饿受冻是家常便饭。
  在通往巧家重灾区苞谷垴镇的各个路口,巧家运管分局由全体干部职工组成5个保通组,每个组实行三班倒,不管天晴下雨,全力配合公安、武警,24小时值守在生命通道上搞好保通工作。在通往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的西门丫口,为了保证志愿救援客运车辆安全、有序运输,鲁甸运管分局局长赛林和所有干部职工没有休息过一天,没有时间处理家里的事情,更没有时间问候受灾的亲朋好友。困了,很多时候就在车上、在路边睡上一觉;饿了,吃方便面,啃干粮,有的同志几天也难得解一次大便。因道路随时塌方部队餐车无法进入,救灾官兵生活保障成了最大的问题。赛林得知这一情况后,在全力组织职工搞好运输保障任务及保通工作的同时,自己掏腰包1万余元,连续两天为在红石岩救灾的官兵送去了400多盒盒饭。
  在这场巨大的灾难面前,云南运管人犹如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军队,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每一项抗震救灾任务,并将一直延续着。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