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推进中小企业联盟发展是大势所趋任重道远

2014-10-15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8月15日,“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峰会及系列活动”之道路货运中小企业联盟及运输组织模式创新研讨会在河南郑州成功举办。这是全国层面围绕推进道路货运中小企业联盟发展召开的第一次专题会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物流企业代表和专家。10个典型联盟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围绕道路货运组织集约化发展的模式创新,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思考。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巡视员徐亚华介绍了我国道路货运中小企业联盟及运输组织模式现状,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方向和总体思路。
  推进联盟发展是我国道路货运行业的必然选择。去年以来,为加快推进道路货运中小企业联盟的发展,交通运输部开展了专题调研,全面总结了当前我国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总体情况,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
  >
  正确认识道路货运中小企业
  联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发展企业联盟是破解行业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多、小、散”是我国的道路货运行业的固有特征,也是多年来制约行业转型发展的“顽疾”。当前,道路货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质竞争、恶性竞争现象非常普遍,传统模式下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已经极为有限,出于抱团取暖、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目的,道路货运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从松散走向集约、从竞争走向融合、从合作走向共赢成为大势所趋。联盟形成的根本动力,就是必须要破解由于市场无序竞争、产品同质化、经营场地限制、经营成本的压力、业务量短缺所造成的企业发展的困境,形成联盟则可激发企业发展动力,通过相互帮助、资源共用等打破自身瓶颈,更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和客户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是发展企业联盟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德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联盟对于提高物流运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联盟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各个分散的货运企业最为紧缺的网络问题。网络化的运输组织、集约化的运作是提升物流运行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道路运输中小企业通过联盟的方式,能够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互补、运输资源的共享和统一调配,通过集约化的运作提升整体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组建联盟是企业拓展服务网络、提高运输覆盖范围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方式。对于个体企业,利用联盟成员运输网络的互补性和各种资源的共享性,可以用比自建网络更少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实现运输网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
  三是发展企业联盟是维护行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2013年,我国共有道路货运经营业户745万户,从业人员2100万人,但运输货运市场主体“小、散、弱”的问题持续多年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超过90%以上为个体运输户,平均拥有车辆仅为1.7辆。“过小、过散”的现状导致了道路货运行业在物流供应链中仍然处于“没有业务话语权、没有主动权”的地位,已经成为物流供应链条中竞争最为激烈、收入与劳动强度和风险极不对称的“最弱”环节。而将众多的中小微企业联合起来,形成联盟体,在市场拓展中有利于增强运输企业的话语权,在运营中有利于实现集约化运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维护行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推进中小企业联盟发展的
  总体思路与主要工作
  交通运输部非常重视推进道路货运中小企业联盟发展,2013年部印发了《交通运输业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中小企业联盟发展”。同时,从2012年开始,部联合德国国际合作组织已开展了2批赴德国的中小企业联盟发展专题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另外,部里还组织专家专题调研了中小企业联盟发展状况。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对于推进中小企业联盟发展也非常支持,如浙江省制定印发了《推动中小物流企业网络联盟发展的指导意见》,并组织开展了中小物流企业网络联盟试点工作,通过政策的引导,切实推动中小物流企业网络联盟健康发展。行业内众多的道路运输企业对于推进联盟发展的积极性也很高,大家都在跃跃欲试,联盟发展的总体势头很好。
  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道路货运企业联盟仍处于起步阶段,联盟数量不多、运营规模不大、辐射范围较为有限,从分布上看,也主要集中在东中部的少数地区,企业联盟尚未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因此,在联盟发展的初级阶段,更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科学引导和扶持,需要行业内骨干企业的积极参与。为加快推进道路货运中小企业联盟的发展,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将推进联盟发展纳入发展现代物流、促进道路货运转型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各地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联盟发展的指导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切实解决联盟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为联盟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要积极利用公路甩挂运输试点政策,加快推进联盟型甩挂运输的发展。在后续甩挂运输试点工作中,部将对基础条件较好、运作规范的道路货运中小企业联盟加大支持力度。通过资金和政策引导,鼓励联盟企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拓展服务范围,构建跨区域联盟运输网络。
  二是要把握好企业联盟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是诚信的问题。诚信是联盟发展的基石。而在我国的联盟发展中,最缺乏的恰恰是诚信和合作,如果不讲诚信,言而无信,这将是对联盟发展的最大破坏。这就要求道路货运企业一方面要转变传统观念,崇尚诚信经营,这也正是浙江陆通物流联盟“和合文化”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和规范的制度安排,约束联盟成员单位的行为。其次是要处理好相互间的利益关系。联盟在发展中要保护联盟成员的利益,不仅不能损害联盟成员既有的利益,而是成员企业通过联盟发展能够获得利益,用实实在在的利益链条将各成员企业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第三要有科学的合作模式和机制。联盟企业要处理好合和分的关系,既要坚持相互的“统一”,如品牌统一、调度统一、信息统一,又要保持一定的“独立”,如独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独立负担盈亏,既要利用“合”的集约效应,又要发挥“分”的机动灵活。同时要建立完善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诚信考核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处理好成员企业间责任和利益的关系。第四要有合作的载体,联盟要有各成员单位共同感兴趣、具有共同利益、能够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形成合力的具体业务依托,比如零担货运、集装箱甩挂运输等;最后必须有先进的信息系统,对联盟的业务起到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现代物流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离开信息化寸步难行。信息化不仅体现了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三是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推进企业联盟发展,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在推进过程中,要讲求实效,不能一哄而上,不要为了联盟而联盟,采用拉郎配的形式发展一些华而不实、徒有虚名的假联盟,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意愿,求真务实,稳扎稳打,结合实际推进一批真正受到企业欢迎、具备集约整合效应、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真联盟。
  四是要积极探索联盟发展的多种模式。联盟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企业间的合作、共享,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围绕这个根本目的,联盟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更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10个联盟企业,实际上就是10个模式,既有中中联盟这种大企业之间的跨区域合作,也有陆通联盟这种小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不会有两种模式完全一样的联盟。因此,在推进联盟发展中,决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切实发挥联盟的实效。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