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强化责任 主动作为 切实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水平

2014-09-10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部署要求,建立常态管控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交通运输部决定建立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季度分析电视电话会议制度,原则上每个季度末召开一次全行业电视电话会议,实现道路运输安全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近日召开的第一次会议结合重点运输任务,总结情况,交流经验,分析形势,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部署了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
  正确研判安全生产形势 提升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加强与公安、安监等部门配合协作,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平安交通”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等活动和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安全形势稳中趋好,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大幅下降。2013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运输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3%和27.7%,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1.3%和39.1%,全年7个整月、连续107天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没有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创历史最好水平。
  在肯定成绩、坚定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仍处在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多发期,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诱发交通事故的因素依然较多。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3起,特别是发生了山西“3.1”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一大批管理干部受到法纪处理,教训十分深刻。当前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安全基础仍然薄弱。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运输装备安全技术标准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都有待于提高,货运车辆非法改装严重,部分危险品车罐体强度、阀门布置和安装不符合标准,后防护装置强度低;运输市场秩序不规范,无序竞争、恶意竞争、非法营运的问题仍然存在;企业、车辆、人员的退出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不到位,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整体不高,一些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对营运驾驶员和营运车辆管控能力差,存在着较大安全隐患。有的企业制度在墙上、落实在嘴上,只看经济利益,忽视安全基础和落实,存在侥幸心理,导致安全生产问题重复产生。山西“3·1”岩后隧道事故所涉企业与“8·26”是同一家企业,说明问题整改还不到位,或者根本没有整改,教训十分深刻。
  三是新领域安全问题凸显。对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出租客运等新领域出现的安全问题,缺乏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农村客运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监管存在较多漏洞,监管手段和措施不足。
  四是安全监管不到位。一些管理部门对安全管理的职责认识不清,重视程度不高;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还比较传统、单一,还存在不知管什么,怎么管的现象;安全执法不严格,处罚尺度不一,人情执法、随意执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道路运输安全、城市客运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我国每年道路客运量185.35亿人次,公共电汽车运输771.17亿人次,城市轨道运输109.19亿人次,与人民群众生活最密切,服务最直接。我们要按照杨传堂部长提出的“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全力打造‘平安交通’”的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以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交通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道路运输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
  >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推进安全监管水平
  随着道路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的不断增长,运输网络覆盖范围的日益扩展,影响道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将更趋复杂,行业安全监管的任务越来越重。如何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既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新时期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紧迫任务和永恒主题。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