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京出租汽车行业为什么要进行总量调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根据大中小城市特点、社会公众多样化出行需求和出租汽车发展定位,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出租汽车里程利用率等因素,合理把握出租汽车运力规模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分担比例,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市场调节。
本市建立出租汽车总量动态调控机制,明确巡游车和网约车都要有合理的运力规模与结构,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出租汽车具有服务双方的流动随机性和消费的一次性等特征,属于难以完全实现市场化放开竞争领域。
二是出租汽车属于小客车交通方式,占用大量道路资源,具有不经济性、加剧交通拥堵等负外部性。
三是国际上绝大多数特大城市(东京、纽约等)和国内大城市都对出租汽车实行运力管控,这也是大城市发展规模和管理的必然要求。
四是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正在大力治理“城市病”,在交通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一方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倡导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还北京一个蓝天。另一方面,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合理利用道路资源,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缓解交通拥堵。
四、为什么规定网约车驾驶员和网约车为本市户籍、本市车辆?
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发展要求。落实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就是要以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为出发点,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营造一流的居住、交通、治安和生态环境,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二是治理“城市病”、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北京“城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无序过快增长,严重影响了首都核心功能的发挥。治理“城市病”首要的就是严控人口规模,至2020年,将人口控制在2300万。同时,按照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要求,城市就业将主要以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方向。出租汽车既是首都窗口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其未来发展必然涉及人口规模调控和产业发展及就业导向,这也是治理“城市病”、实现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客观要求。
三是治理交通拥堵的要求。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570余万辆,机动车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高速度增长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交通拥堵由城市核心区向外蔓延,已远远超出道路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近年来本市持续实行机动车总量调控(摇号限购)和工作日高峰时段尾号限行(每周少开一天车)的机动车需求管理措施,同时对非京籍人士购车和外埠进京车辆也实行了限制政策,这些政策措施使交通拥堵不断加剧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取得了一定的治理成效。未来,将继续下大气力综合施策、治理交通、缓解拥堵。
四是政策法规的要求。第一,国务院第412号令《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设立了对出租汽车经营、车辆运营和驾驶员资格行政许可事项。第二,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60号部令》明确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规定相关的准入条件。本市政策文件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治理“人口和功能过度聚集导致的大城市病”的客观需要。第三,《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须有本市常住户口”。第四,出租汽车管理属于地方事权,地方政府有权依法依规做出相关政策规定。
五、如何看待网约车车辆条件和排量标准的规定?
此次深化出租汽车改革,许多城市对网约车车辆条件(如排量和轴距等)都提出了明确标准,主要目的一是对营业性车辆设定车辆标准是运输行业的通行做法,也是确保运营安全、提升服务质量的需要。二是使网约车满足高品质、差异化服务的要求。
北京市对网约车的车辆条件提出的具体标准,充分考虑了车辆从动力、操控性、安全性以及外观、配置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利于巡游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符合《58号文件》提出的各地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实行“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的明确要求,对于树立国际化大都市服务窗口形象有积极意义。
六、巡游车和网约车如何实现融合发展?
本市现有出租汽车7.1万辆(含郊区区域运营电动小客车)。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市出租汽车行业为国内外宾客、本市市民提供了便捷、安全和个性化的出行服务。行业中也涌现出许多劳动模范及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先进集体。在节假日、黄金周和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段,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出租汽车企业组织出租汽车驾驶员,行业共产党员车队和爱心公益车队,“北京的士之星”等优秀驾驶员组织或自发开展机场、火车站运力保障,为城市运行和国内外旅客出行做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8月以来,行业推动“互联网 ”战略,首汽集团打造的“首汽约车”平台已有网约车近5000辆,配置中档以上车型,在京注册用户已达218万人。近期还推出了轮椅直入型无障碍网约车,为行动障碍人士出行提供新的个性化服务。
多年来,巡游车以其“门到门”为特点的客运方式,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满足了部分个性化出行需求。乘客用车可选择招手叫车、扬招站候车和电话叫车、网络约车等多种方式。巡游车因实行政府定价,在恶劣天气、早晚高峰仍运价稳定。在节假日、黄金周和恶劣天气等大客流时段,巡游车在机场、火车站等启动实施运力保障方案,满足旅客需求。同时,我们也看到,巡游车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问题,如车辆以道路巡游载客为主,供求信息不对称,随机性强,易产生空驶里程;车辆供需矛盾严重时,驾驶员易出现拒载、挑活、服务质量不高的现象,极个别驾驶员存在绕路、多收费等严重违章行为。
网约车是近两年新兴的业态,其平台依托互联网技术形成,具有大数据处理优势,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供需信息的直接对接和匹配;通过全职和兼职模式匹配高峰时段部分用车需求;通过乘客网上评价,实现了对驾驶员服务进行实时评价和监督;车辆档次、乘坐舒适度和服务有所提高,一定程度上体现资源共享理念等。但是,网约车也有局限性,如网约车仍属于小汽车交通范畴,与大城市交通中倡导的公交优先和绿色出行的理念相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相关法规滞后,网络平台、车辆、驾驶员无合法营运资格,平台没有承担承运人的责任,乘客安全与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出现低价竞争及特殊时段抬高价格现象,侵害了乘客利益和公平竞争环境。同时还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出租汽车作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北京这样一个超大型城市的交通出行结构和方式中仅占其中一小部分。目前,本市正在加快构建多样化、差异化服务的超大型城市客运交通格局,一方面,大力倡导和发展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兼顾出租汽车、租赁小客车、公租自行车、电动快递车、旅游和省际客运及私人小客车的出行方式,所有这些交通方式将满足社会公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共同构成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匹配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北京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巡游车与网约车是出租汽车的两种服务方式,未来将统筹两种服务方式融合发展,并与城市客运交通融合,满足乘客个性化的出行服务。
一是推动巡游车改革。在经营期限、利益分配、规模化经营、价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同时,鼓励巡游车转型提供网约车服务,鼓励巡游车通过电信、互联网等方式提供电召服务,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是对巡游车和网约车同样规范管理,向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的个性化运输服务。不论是巡游车还是网约车,都对其经营企业、平台公司、驾驶员资质、车辆标准、服务水平、经营行为、计程计价方式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和监管。
三是根据巡游车和网约车的不同定位和特点,明确具体规定和监管措施。巡游车和网约车要在客运市场竞争中寻求融合发展契机,通过“互联网 出租汽车”,逐步构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新型市场体系。
四是坚持以乘客满意为导向,通过推动巡游车改革及网约车规范,构建多样化服务体系,提升出租汽车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